見聞錄 – 老闆開了55個群組之公司只有18人

老闆以沒有工作效率聞名,溝通非常混亂,喜歡開不同群組來溝通,公司分明最多時也只有 18 個人,硬是開了 4 個平台、共 55 個群組,非常佩服。而且他到最後也只固定用 3~4 個群組跟大家溝通,或是再新開群組。

截至 2018.12.20 為止,他的群組分佈如下: Slack 34 個群組、Line 8 個群組、微信 7 個群組、Telegram 6 個群組。

Slack Groups
Line Groups
WeChat Groups
Telegram Groups

每個群組說實在的,只差不到一兩個人,更有趣的是,他之後會再把其他人加入同一個群組,最後的結果,就是所有的群組裡面的組成成員都一模一樣。

再加上原本會使用的 Email,導致大家常發生,明明記得有在某個群組說過,但不記得哪一個群組內,因此得花很多時間找出哪個平台的哪個群組,又因為群組實在太多,員工只能一個一個群組檢查到底有什麼事情要找,然後又因為老闆娘嚴格管理出勤時間,員工下班後會完全關閉跟工作有關的通訊軟體,這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就是臨時有問題的時候不會有人管老闆發的訊息。

更好笑的是老闆整天都在吹噓說好的溝通他最懂,應該是要 70% 當面,20% 說,10% 文字,但他大部分都是文字。

雄霸離開公司後,剝奪了老闆最愛的踢人離開群組,自行離開之後才發現,原來還有1x個沒有被統計到,真的是三條線。

離職學習 – 用完即丟的慣老闆親身經歷

雄霸再度成為無業遊民,這一次是被趕走的。當然自己也覺得很神奇,或許老天覺得這樣比較有趣,雄霸也只好繼續檢討並且往前走。但是記錄下這次的經驗。

原本雄霸是在2017.3.8.加入了酷比令公司,是做藍牙相關產品的公司。負責的業務是行銷、業務、產品設計企劃 (UX/UI)。加入的主要動力是因為 CEO Samson 陳紹俊,是雄霸的老朋友,以前曾經是同事,另外在2017年原本要去的商業周刊突然發生了到職前一天不要的問題,因此雄霸緊急找到這個工作,而且由於公司預算問題,只拿了之前薪水的三分之一就答應來了。雄霸必須要有彈性的上班時間,才能照顧不到一歲的熊仔,又是老朋友開的公司,應該沒有問題,這是主要選擇的原因。

公司背景是由一家歷史悠久的上市公司 聯光通信 出資93%,其他股份由公司 CEO 及團隊、還有一些朋友的出資所組成。這樣的股東架構也造成了之後的問題。

聯光通信原本是穩定的公司,但在2017年開始經歷了股市禿鷹狙擊,之後市場派獲勝入主,更換董事長之後,新任董事長不打算繼續投資子公司,因此我們也做好了準備解散團隊。

在到處跟合作夥伴宣告公司即將結束的同時,收到了不同的意見,其中有兩個公司的想法影響了原本的決定。

第一個是日本的通路合作夥伴,B-Lab,他們是日本三大電信商的通路Bell Park的子公司,實力非常雄厚。對於產品品質很滿意的他們,提出了或許可以用下訂單或是入資的方式讓公司繼續生存下去。

第二個是CEO的Mentor,Brian 林鍾東,他是原 Motorola 的架構師,並擔任過光寶的生產主管,現在自己經營一個基金,他提出了願意承接解散後的公司團隊,但想要換方向。

在收到這兩方的意見之後,原本的決定就改為,先讓舊公司酷比令解散,這樣才能讓原本依附在酷比令的專利沒有實體,再由 Brian 出資成立新公司,使用原本的專利繼續進行開發,另外開發出的新產品由 B-Lab 承諾每月固定金額訂單以產生現金流。

雄霸接到 Brian 指示,試算製作了一個公司現金流提案給日本客人,承諾若公司成立,雄霸以及部門內的行銷經理跟設計師都可以得到調薪。雄霸因此花了好幾週時間完成。

接下來跟日本客人約定好了到美國參加 CES 展的時候談判,希望日本客人承諾可以每個月下固定金額的單子。兩位長官,Samson and Brian 都說了,其實去 CES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談下這個案子。

由於雄霸本身住過東京兩年,尤其擅長居酒屋日文,因次主要負責跟日本客人談判的就是雄霸。在 CES 的第一天,雄霸由於之前就跟日本社長有良好溝通互動,其實陪客人抽煙的5分鐘內,日本客人就答應了所有條件。

CES 期間,雄霸還有意外的收穫,碰到了億萬富翁 Mark Cuban 來我們攤位。

回到台灣,雄霸當然心情很好,終於可以回復之前的薪水水準因為日本客人答應了。但由於老闆把除了軟體開發的工程師以外的人都裁掉了,雄霸得兼顧生產相關的工作。之前推出的群眾募資專案成功的關係,雄霸只能每天去位於新豐的工廠監工,甚至到最後幾天來不及的時候,雄霸也只能兼任作業員,跟大家一起在工廠趕工。

結果到農曆過年的前三天,雄霸做到晚上終於完成,連夜把做好的成品自己開車運回台北,才來得及寄出去給參加群眾募資的買家。

過完年,Brian 來台北,經過討論後,雄霸才發現原來薪水是跟原本一模一樣,並沒有像這兩位領導所說的可以回到來這家公司之前的水準,雄霸當然生氣,但由於每天忙著進行舊公司的結算以及新公司的計畫,並沒有什麼時間去跟他們吵。

舊公司的結束工作進行中,新公司的成立工作也開始了。但這時候,雄霸突然被 Brian 約談了,然後直接被解職,離職日就訂在三天之後。

雄霸恍然大悟,原來 Brian 算計過了,沒有人的狀態,是需要雄霸把工作都完成,另外,這時候並沒有勞基法的保護,所以也無法去爭取。然後,原來他就是這種爛老闆,把人用完就丟掉,這也呼應了,找雄霸去談的早上已經安排了其他人面試。閒雄霸貴就是。

發生的當天,雖然雄霸很憤怒,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協力廠商的 PM 們因為有革命感情,先買了一些禮物送給他們,很惡劣的是,Samson and Brian 原本還要雄霸隔天再去工廠,把人砍掉還要凹到最後一刻,當然雄霸這時拒絕了,接下來利用隔天時間備份電腦,還給公司。

雄霸的 member 在從 Brian 那裡知道事情後,還回來責怪雄霸,要離職都沒有先講,原來 Brian 跟大家說雄霸是自願走的,雄霸這時非常不爽。開始思考有沒有報復的方法。

剛好此時,日本社長也來台灣,跟雄霸出去喝酒時,也說 Brian 都說雄霸是自己離開的,雄霸比較感動的是,日本社長說,不然他去跟 Brian 說,叫他跟雄霸道歉讓雄霸回到公司吧,雄霸當然不可能這樣做,但心領了。

雄霸發現一個可以讓新公司死亡的方法,就是去找舊公司的母公司新任董事長,告訴他們 Brian and Samson 的計畫,勸說他們保留舊公司,這樣專利不能被新公司使用,由於那位董事長非常討厭 Samson,保留公司的費用又很便宜,應該是非常可行的。

比較有趣的是,雄霸在憤怒中,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看到社群媒體的文章,卻剛好都是講到如何對付小人,裡面的解決方法都一模一樣,就是不要理他們,雄霸覺得,或許是老天在指引,既然知道他們是小人,那就不要有任何接觸了。

當然現在說到還是有點火氣,但或許,這就是必須要經歷的旅程,這樣想,就好多了,畢竟人生是自己的呀。

商業周刊面試奇遇記

商業周刊要轉型數位化非常困難,在尋找對的人的地方就出現猶豫,無法適應數位化人才需求,只想找符合原本紙本媒體屬性的人。出爾反爾是執行長領導上的問題,導致沒有數位型人才敢來這裡,對於紙本媒體數位化,有以下想法:
* 利用紙本優勢增加線上觸及人數
* 減少紙本訂閱贈品等開銷
* 利用資訊不對等維持或增加紙本廣告營收
* 重新整理CRM真正應用大數據
* 將文章視為歌曲的長尾理論
* 參考音樂產業,轉型以體驗為主要付費型態

以下說明我去商業周刊的面試奇遇記,單純說明事實不評斷,也不討拍不用安慰,歡迎罵我不過不用罵商業周刊。

事件
2016.11.30 第一次與執行長/管理部副總面試
談到一些對於紙本與線上的想法聊得很愉快,但執行長接下來一個月不在台灣,另外我需要跟家人討論是否留在台灣工作所以決議12月底再聊

2016.12.28 第二次與執行長面試
更深入的討論目前問題及想法,由於我之前換一堆工作的記錄,執行長希望我可以承諾在這裡工作2年

2017.1.9 與外商人格特質分析公司韋萊韜悅總經理討論測驗結果
聽說是高階主管才需要的測驗,之後聽說這個人格特質建議公司不要用我

2017.1.10 與執行長/人事部協理下午茶面試
確認我想在這裡工作並願意承諾兩年不動

2017.1.11 人事部協理電話確認錄取

2017.1.19 整天會議
確認聘用內容/與管理部副總討論組織/交接行銷工作/參加顧客運營中心2017目標會議

2017.1.20 早上參加行銷週會
會議結束後執行長要求要在2.2進公司一下交接,2.3我說有事拒絕了進公司工作

2017.1.24 收到聘書並回覆

2017.2.2 進行公司規定的就業體檢,但後來想起今天忘了進公司工作
人事部經理與執行長特助下午打電話來詢問,剛好由於體檢關係沒有接到電話,後來回撥
– 執行長特助說早上會議取消,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下午就開始跟他用Line討論某一專案。
– 人事部經理是說會再與執行長/管理部副總討論需要來開會的時間。

2017.2.3
– 人事部經理詢問是否能進公司,回覆本日無法進公司開會
– 收到取消聘任通知郵件,內容沒有原因,只有說明經過反覆考慮決定取消聘任

2017.2.5 完全不知道原因的狀態,我寫了一封長信給人事部門詢問原因是未進公司還是找到別人還是薪資問題

2017.2.6 人事部協理打電話來道歉,他2.2/2.3請假不在公司
– 主因是執行長不滿2.2我沒進公司
– 協理覺得這樣只發一個郵件通知很有問題
– 協理覺得花了這麼多時間面試結果因為一天溝通有問題取消很有問題
– 協理自己一週後也要離職

反省
– 自己沒有把2.2要進公司這件事情記錄下來導致取消聘任發生,完全是自己的錯誤
– 自己沒辦法就不應該答應在到職日之前去上班開會,不應該被對方凹一下就答應
– 自己白癡到不相信之前的觀察及朋友來的建議說,老闆是要求下屬100%配合的類型,不論什麼原因叫你到你馬上就要到
– 自己白癡覺得這裡沒有內鬥與派系,後來聽到的,很多人不爽我進來瓜分資源
思考
– 這跟結婚前反悔一樣,在法律上完全沒有問題,不過可以不尊重人到這個程度我很佩服,尤其這是商業報導權威的媒體公司,我需要的也只是給個原因讓我知道為何取消,就這樣而已,不理解為何會覺得只要發個郵件事情就可以平順的解決呢
– 花了這麼多時間精力面試,結果因為一個溝通不良就決定取消,是不是還不如趕快先進來試用看看,不行馬上換的方式有效率呢
– 我很不了解在到職日之前就要我一直去上班開會的行為,如果我可以到職日前就開始工作,那我到職日肯定會往前挪,這樣對我自己來說早點拿薪水也比較理想,訂定到職日就是要在之前把雜事都做完,之後才能專心工作不是嗎

結語
– 沒去這個工作最可惜的是我有好多想法想要改變這個行業
* 利用紙本優勢增加線上觸及人數
* 減少紙本訂閱贈品等開銷
* 利用資訊不對等維持或增加紙本廣告營收
* 重新整理CRM真正應用大數據
* 將文章視為歌曲的長尾理論
* 參考音樂產業,轉型以體驗為主要付費型態
– 老婆說塞翁失馬,還好還沒到職就發現領導及組織的問題,也或許下一個更好的馬上就來,無論如何,現在有最重要的家人陪伴就好了

商業周刊Logo版權歸商業周刊所有,若有疑慮請告知會移除

深談美國房地產計畫

美國房地產學習: 抓取了217萬筆的房源,試圖從房源最多來切入。主要媒體會採用移動版網站以及微信。切入點會從了解知識後讓使用者自己搜尋適合的房子,以及藉由回答一般對於美國房地產懷疑問題來建立使用者對於公司的信任感。SEM測試過後的CTR 2.6%,價格 RMB5.6/click。微信可購買自媒體流量,一篇文章大概RMB8,000

離開了前一個工作,不過覺得可惜的是很多想法還來不及實現,大致的狀況可以參閱 離職學習-美國房地產 。所以來分享一些想法,也歡迎給我指教。

市場概況:
– 中國人購買美國房地產,每年的金額是USD266億元
– 目前大部分的交易都是線下完成
– 線上部分大部分都是簡單的公司介紹,只有兩三家是強調自己可以搜尋房源
– 從理財顧問了解的狀況是,富豪已經預測了人民幣可能貶值,另外由於中國人固有的觀念是有房才安心,美國房產的永久產權相對於中國的有限時間產權是非常有魅力的,因此雖然投資報酬率不見得最好,但是會想要在美國置產
– 美國買房被認為是非常高貴的投資,但實際上中國一線城市的房產已經比美國貴很多了

使用者的困難點:
資訊不對稱,根本不知道美國哪個區域好、房價多少,只能相信經紀人的專業
– 經紀人掌握的房源並不多,只能從有限的房源中找尋適合客戶需求的房子

基本思考方向:
– 對比國內買賣房地產狀況,使用者缺少對於美國房地產的知識,所以只能倚賴經紀人的專業,如果對於美國各地區以及法規等有足夠的知識,應該會希望自己搜尋房子,找到自己認為最合適的,這時房源多少就是關鍵點
– 市場很大,應該是值得切入的市場,只是中間需要做一些差異化
– 開始有美國房地產公司強調房源很多,輔助以有專業知識的經紀人來彌補知識不足的這一塊,可以觀察這些公司的發展來當做參考
– 這個市場看起來是剛開始發展,從關鍵字搜尋的競爭程度以及高度仰賴線下活動可以證明
– 買家往往以投資為購買房產的目的,但實際上內心的真正原因可能為: 子女留學、移出人民幣資產轉化為美元資產、移民需求

第一階段計畫:
– 以最多房源做為出發點及差異點
– 選擇媒體為有RDW的網站加上微信,另一方面是由於如果移動網站做好了可以直接應用到微信裡面
– 搭配知識內容降低進入門檻,增加潛在客戶的流量
– 選擇SEM以及購買微信流量做為增加流量的方式
– 分類使用目的導向的學區房、投資房

實作:
– 使用網路技術搜尋美國房地產物件,整理後共計有217萬筆
– 鎖定華人區、所得較高、學校評分9以上的區域整理挑選出學區房
– 鎖定大城市如紐約、USD100萬以下的區域整理挑選出投資房
– SEM由於agency關係自己操作的360搜尋引擎先上線,CTR可以到2.6%,每個Click平均價格為RMB5.6,不過轉換至留下Email為0
– 購買微信流量由於微信禁止廣告海外投資,只能鎖定海外房產或是投資的群組,找到了5個群組,總共大概可以接觸到3百萬的粉絲,購買價格平均為每個群組發一次文章RMB8,000
– 微信採用服務號,就是自己可以加上功能的選項,預計功能有 找尋房源、買房知識、我的帳戶 三大類,功能為連接至RDW的網站
– 測試了不同的功能好處的吸引力,包含 最多房源、豐富知識、優秀團隊、註冊就送RMB10,000 ,不過留下Email的數量都是0,表示用戶其實不在意這些比較一般性的訴求,重點在於能夠信任這個公司及網站

原本的下一步計畫:
– 流量來源-微信: 購買大型自媒體的文章曝光,內容為一般基本的美國買房知識,如為何美國買房比北京買房划算等
– 流量來源-SEM: 針對不信任美國買房部分,例如 “美國房地產 騙局”,這樣的關鍵字優先,連結內容為解釋如何避開這樣的騙局
– 製作小工具計算目前自己擁有的中國房子,在美國可以買到怎麼樣的房子,邏輯為使用房天下的價值查詢工具,換算成我們資料庫中的美國主要城市的房子價格,並使用SEM以及社群媒體來增加流量,目的是讓一般社群媒體的使用者樂於分享出去,增加曝光
強化線下力量: 多去尋找理財顧問等,藉由手續費等方式增加他們樂於推薦加入服務的目標群眾動力

雖然很可惜沒有實現這些想法,不過也學習到了這個產業相關的知識。另外發現了另一種新的模式,是類似群眾募資加上P2P投資混合的方式,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離職學習-美國房地產

美國房地產每年有USD266億的市場。我們嘗試著以搜尋引擎的方式進入。發現這個產業的信任度遠高於一般網路服務。搜尋引擎關鍵字的價格平均為RMB5.6,非常貴。免費媒體很難拿到流量。

美房帝-美國房地產平台

這六個月,就是在做上面的這個網站。雖然很可惜的,因為公司方向轉變,這個網站即將下線,也不會採用之前我們的構想繼續下去。但我想這半年中有些學習跟想法可以跟大家來分享。

市場概況:
– 中國人購買美國房地產,每年的金額是USD266億元
– 目前大部分的交易都是線下完成
– 線上部分大部分都是簡單的公司介紹,只有兩三家是強調自己可以搜尋房源

使用者的困難點:
– 資訊不對稱,根本不知道美國哪個區域好、房價多少,只能相信經紀人
– 經紀人掌握的房源並不多,並不能從中間找到適合客戶需求的房子

想法與差異點:
– 美國房地產的搜尋引擎
– 讓大家能藉由網站得到相關的美國房地產知識

第一階段嘗試:
– 使用Landing pages了解使用者對於哪些功能感興趣,共找出了四大測試方向,例如下圖的最多房源

– 測試媒體,將這些相關資訊放在不同的中國媒體上面,例如百度搜尋、百度知道、天涯社區、360搜尋等

結果與學習:
– 使用Landing pages測試,無法建立足夠的信任感,因此使用者不願意留下任何聯絡方式
免費的媒體效果不好,例如天涯社區、百度知道、知乎等,因為目標族群不同,有閒沒錢的比較會上這些媒體
SEM的價格很貴,平均會到RMB5.6以上,甚至還有競標到RMB15以上還到不了前5名因此放棄了,不過點擊一回事,到了Landing pages還是需要足夠的信任感才願意留下聯絡方式

覺得可惜的是,原本有些計畫還沒有到驗證的階段,主要投資者就決定要轉型了,在之後的文章會分享原本計畫的一些想法。

Exit mobile version